《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哈佛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教你提升健康‧幸福‧成就的關鍵

你現在所表現的是真實的你嗎?布萊恩是一位大學教授,他在上台那一刻,一種熟悉的「切換」又發生了。他把自己的「內向性格」轉變為「外向性格」,因為他認為觀眾不會想聽一場過度修飾、輕聲細語、欲言又止、內向又靦腆的演說。因此他開始講一些能振奮觀眾,並且讓他們能夠更投入的內容。而那些見過布萊恩上課的人對他的印象都是,布萊恩絕對是一位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外向者。到底哪一個「內向性格」的布萊恩還是「外向性格」的布萊恩,才是真正的布萊恩呢?

哪一個是真實的自己?

Contents

關於這本書?

Dr. Brian Little
作者 Dr. Brian R. Little

本書作者為布萊恩‧李托博士(DR. BRIAN R. LITTLE),他是一名動機心理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與演說家。而開篇的故事就是作者在自述自己平時講課的日常,到底平時自認內向的布萊恩,還是台上口沫橫飛的布萊恩,才是真實的布萊恩?

這種類似的疑問可能也是發生在身為讀者的我們過,我們明明能在朋友間相處融洽,不斷被好友們稱讚是一名良好的傾聽者,但在家人面前時卻毫無耐心,連講句話的動力都沒有?今天介紹的這本書將帶領著讀者來認識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是從人格心理學的角度,帶領讀者們從『認識自我』到『自我成長』,本書的開頭會從「個人構念」開始,檢視我們理解自己與他人的認知濾鏡;再剖析人格並非遺傳或小時候的教養所影響的那麼單純,因為某個人都擁有「固定特質」及「自由特質」;並且討論到我們生活中的社會、物質與象徵性的環境背景,是如何構成了我們的第二天性,最後帶領讀者們,認知自己的個人承諾與核心計畫,完成屬於自己的自我成長。

本書重點節錄

日常行為的三種成因

首先本書帶領我們『認識自己』開始,前段所提到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擁有的「固定特質」及「自由特質」,主要可起源於以下三種成因…

生理性成因

每一個五大特質的人格向度,都能以生理性根源的角度來評量。五大人格特質有:

  • 嚴謹自律性
  • 親和性
  • 經驗開放性
  • 神經質
  • 外向性

其中一個有趣的生理性根源範例是『檸檬汁測試』,這個測試是先將棉花棒的中間用繩子綁著,一端放在舌頭上,然後維持二十秒不動,接著滴五滴檸檬汁在舌頭上,維持二十秒不動,有一些人能維持棉花棒的水平平衡,有些人無法維持平衡,猜得出來是哪些人嗎?

外向者的棉花棒會相對水平;而內向者的則會傾斜。原因是內向者的長期警醒程度相對較高,他們對檸檬汁這種強烈刺激的反應較為劇烈,因此會製造較多唾液。外向者對高度的刺激較不會起強烈反應,因此口中唾液會相對較少。

社會性成因

我們的行為表現也深受社會性成因的影響,這些成因包括社會化過程與學習文化準則、規範與期待。 像美國的社會氛圍就較鼓勵外向,但亞洲國家則普遍較為內向且矜持。

其中一個很常被提到的就是上課舉受發問的比率,相信就是我們從小到大不斷被教育的一個課題,儘管老師再怎麼鼓勵,台灣學生們就是不愛舉手發問,或許是從小的家庭教育?或是台灣學生就是比較在意別人眼光,怕問錯問題而出糗?不論原因為何?這一切的一切都跟社會性成因息息相關。

自發成因

除了生理與社會動機的影響來源,我們的日常行為還受另一種強大的影響力左右-『自發性動機』。自發性動機的範圍很廣,包括我們在每日生活過程裡所追求的各種規劃、可望、承諾與個人規劃。自發性成因要探討的是,「為甚麼」某個人會投入這個特定的行為模式?

要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需要先了解「自由特質」與「個人計畫」。

自由特質與個人計畫

自由特質

非固定特質,即是自由特質,而前面有提到,固定特質通常可以以生理性成因所解釋,而自由特質,則並非我們天生所具有的,我們通常是為了「目標」與「愛」,展現自由特質,以下就是書內一個很好的例子…

史蒂芬妮在固定特質(生理性成因)中的親和性獲得相當低的分數,另外她的文化薰陶(社會性成因)也讓史蒂芬妮成為一個好鬥的人。他的出版社同事、朋友與家裡的親人都已經習慣了它的魯莽行為,她的前夫也是。但在今年的感恩節,史蒂芬妮表現是名相當親切的人,如果第一次見到史蒂芬妮的人甚至可能會給她親和性這個特質,給予相當高的評價!這是為甚麼呢?

因為史蒂芬妮在感恩節後即將前往澳洲,這是一個長達三年的調動,而在此時她的女兒已經懷胎六個月,她知道當她孫女出生時,自己一定不會在家裡陪著自己的女兒以及未出世的孫女,除此之外,她也知道她的家人都覺得要應付她是一件苦差事,也都因為她的存在,導致在節日上很難有一個良好的氣氛,在進一步思考後,史蒂芬妮決定做一些改變,她擬定了「當一個付出更多關愛的母親」的個人計畫。這樣的想法支撐她表現出親切的態度,縱使這並非她最原本的樣子。

個人計畫

個人特質』指的是我們所「擁有」的人格面向;但『個人計畫』指的是我們「」的人格面向。而剛剛提到我們通常為了「目標」與「愛」展現自由特質,其實這些目標與愛引領我們所做做行為,就可以稱作是我們的個人計畫。

個人計畫能引導我們展現自由特質

個人計畫中的『核心計畫』

每個人因目標而做的行為有非常多,為了通過考試而不被退學擬定了讀書的個人計畫;為了減肥能穿上婚紗而每天早起慢跑半小時的減重計畫也是個人計畫,但是有些個人計畫,是生命中的一項重要承諾,並且帶來深刻意義,這就是『核心計畫』,而如何判斷自己個人計畫中哪些是真正的核心計畫,有以下主要的方式:

  • 根據計畫的重要性,以及與我們的價值觀是否一致,甚或是此計畫是否能表達我們…等,來找出對我們最具有意義的計畫,如果在不同面向皆能被我們評估為最有意義的計畫,就是核心計畫!
  • 判斷每一個計畫,與我現在從事的計畫有何關聯?如果這個計畫一有變動,就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們其他的個人計畫的話,那這個影響力特大的計畫,就是我們的核心計畫!

位居中心地位的核心計畫,它們不太可能被放棄。因為拋棄一個核心計畫,意味著我們的其他承諾與人生裡的事物也將隨之產生重大的改變。而只要是計畫都能拉著我們往前開拓更多的可能性,其中一個可能就是更美好且更快樂的人生!

可持續追求的核心計劃

要能持續追求屬於我們自己的核心計畫,最重要的三個策略是:調適後重建、自我改變以及監控背景。

調適後重建:換一副新濾鏡看世界,並重塑個人計畫

個人構念,又可稱為認知的濾鏡,也就我們每個人看待一切事物的方式,靈活的認知濾鏡能帶給我們更大程度的自由,讓我們得以塑造行動的方向,並且更容易投入環境之中。這種接納複雜性且彈性的認知濾鏡能協助我們維持核心計畫!

像我的工作是結構設計,屬於比較傳統的科學,目前工作一年多其實已經有會有一些重複性的工作,而跟主管聊天有聽聞說有些前輩,因為受不了一個一個專案的循環,做的事情都年復一日,因而轉行!我接著問我主管說,那你為什麼還能做十五年呢?

很多人做這一行覺得受不了同樣的東西不斷地執行,但我卻能在重複的工作中不斷地找到新的樂趣,一開始只是越來越熟練,但在熟練的過程中,過更加了解其細節,有時候也會有新的發現,就好比有些人在不斷建模型的過程中,只想著把結構模型調到能夠應付地震力,但我卻在一次又一次的結構設計中發現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可能是哪?進而在初步建模型的過程就能一次到位,不需要很多同仁的可能每次又每次機械化的試誤過程,在速度越來越快對觀念也越來越清楚的過程中,不斷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這邊可以看到同樣的工作,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所以換一副新的濾鏡看世界之外,除了可能讓我們更快樂外,最主要的是也能有利我們計畫的維持!

自我改變:挑戰極限的自我改造計劃

自我改變不確定是翻譯問題還是原文所述,Ray覺得這部份作者想要強調的是-透過自由特質做出與性格不符的表現,更能讓核心計劃開花結果,一開始的作者提到的自己身為一個內向的老師卻能在課堂上表演的像一個外向者,或是前面講到的史蒂芬妮能夠透過個人計劃展現出了親合的自由特質,都是個很好的範例。

但要注意的是,投入改造計劃中可能帶來的傷害,像是對於失敗的畏懼,也可能是對改變的不舒適感…等,如何避免這些情形,書中建議如果是源自內在的計劃,會比源自外在的計劃進行的更順利!想像有兩個人打算減肥,其中一個人的想法是要是我吃太多的話,我會永遠瘦不下來!另一個人的想法是,我現在是一個飲食健康的人,誰比較容易成功?

答案是想著「我現在是一個飲食健康的人」,因為這就是源自內在的計畫,一直想著不小心吃太多會永遠瘦不下來的人,內心中還是認為自己是個飲食不健康的人,需要透過嚴格的外在要求自己,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短期內或許有成效,但長期而言很可能會怠惰,相信很多人身旁都有聽過,有朋友為了一個短期的目標,或許迅速達到減重,但沒過多久卻又胖回來的故事!

監控背景:審視、尋找、塑造環境

前面所提到的調適後重建及自我改造計劃,基本上關注的都是個人,但生活環境也對我們追求和新計劃息息相關。尋找刺激的外向者選擇搬遷至一個刺激的大都會,或焦慮的內向者在圖書館找到一處安靜、靜謐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我們每個人都會傾向找到屬於適合自己人格特質的地方,因為那就是讓我們最舒服的地方。

而在完成核心計劃的過程中,我們得不斷審視我們身處的環境是如何?不適合的話是不是該尋找適合邁向核心計劃的環境?如果無法變動,是不是藉由自己的力量去塑造環境?

舉例來說,今天我寫部落格是為了要紀錄自己的生活,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是甚麼?但我發覺自己在家裡很專注(審視),因此我決定在咖啡廳辦公(尋找),但現在因為疫情無法外出,所以在家裡安排一個屬於能讓自己工作的角落,手機等會干擾自己做事的一切不能出現在記錄自己的角落(塑造),這些都是我在致力於核心計劃中在監控背景所做的努力!

持續追求核心計畫!

1.調適後重建

2.自我改變

3.監控背景

自我反思:和解與恢復活力

核心計畫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意義與基本架構,並帶來了連結與情感上的富足。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退一步,問問自己的生活過得如何?這樣的反思可能發生在任何時間,畢業、結婚、離婚..等,但其實任何時間,我們都得停下來不斷地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我們將更認識自己,進一步與自我和解並恢復活力。

在反思的過程中,把自己身做第三者,覺察自己的特質與行為,在追求核心計畫的過程中,有沒有失去了自我?自己的表現與固定特質不同,感受是如何?為了個人計畫而再發揮自由特質的過程中,自己轉變了為想要的自己,當下的感受是如何?我們自己和自己的每一次自我交涉,都能替我們帶來啟發,並進而與自己和解,除此之外,反思也可能製造另一股動力,並為我們的生活恢復活力!

延伸閱讀:每天過著日復一日無意識的生活?藉由『反思』拿回生命的主導權!

展望未來:擁抱固定特質的自己,發覺自由特質創造無限可能!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固定特質的自己,本質基本上已經很難再做更改了,可能是遺傳基因等生理性因素造就了一個多愁善感的自己,也可能是高中時期的同濟壓力讓自己對於自己一直有過份的要求,也可能是受到美式文化的席捲,以及傳統中式文化的傳承,自己總是在一個穩定的工作中,不斷的尋找屬於自己的更多可能?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接受現在的自己。

但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必須投入屬於我們自己個人的核心計畫,進一步發掘自己的自由特質並且尋找更多可能!並不是說我們原本的固定特質不好,只是如本書中的研究所提到,追求個人計畫中過程中,雖然偶而會感到沮喪,但更多伴隨著的是快樂的情緒,除此之外,在追求自己的個人計畫的過程中,不斷發掘更多可能的自己,展現更多屬於自己的自由特質,為自己與自己的未來創造無限可能!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